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股份壳牌再生能源拟出能源巨头业务售可

股份壳牌再生能源拟出能源巨头业务售可

2025-04-30 02:49:37 [综合] 来源:我武惟扬网

据知情人士消息,源拟出能源英国能源巨头壳牌集团正在探索其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业务发展,壳牌拟向外部投资者出售股份。再生

该人士称,业务壳牌正与顾问一起探讨,股份考虑将该业务分离成一个更加独立的源拟出能源部门。另外壳牌已与国际投资者进行接触,壳牌了解其是再生否有兴趣购买壳牌集团股份。

为提高股东回报,业务缩小与壳牌美国同行的股份估值差距,壳牌首席执行官Wael Sawan将公司的源拟出能源投资重点放在化石燃料上。

如果交易达成,壳牌壳牌的再生绿色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二十多年来,业务这家石油巨头一直试图确立自己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股份地位。一些首席执行官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低碳替代品设定了目标,但他其继任者却更加专注于为公司创造大部分利润的化石燃料。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Lummus与LACC合作开发解决方案

    Lummus与LACC合作开发解决方案 行业领先的集成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Lummus Digital宣布与Lotte Chemical USA Corporation的子公司LACC, LLC签订了一项协议,此举是其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最近 ...[详细]
  • IAEA证实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

    IAEA证实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证实,当地时间4月7日,扎波罗热核电站遭到无人机袭击,导致1人重伤。据塔斯社报道,乌克兰军方当天对该核电站及其基础设施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尽管核电站管理人员表示袭击未对核电站安全 ...[详细]
  • 一度电21元!美国德州电价开启“狂飙式”上涨!

    一度电21元!美国德州电价开启“狂飙式”上涨! 由于大量发电厂停转,美国得克萨斯州在5月8日面临晚间电力短缺担忧,电价飙升近100倍。得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日晚7点前,北部中心的现货电价涨至每兆瓦时3000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为2 ...[详细]
  • 前7月中国和非洲贸易稳步增长

    前7月中国和非洲贸易稳步增长 ze: 14px; line-height: 28px;">人民日报北京9月2日电 记者欧阳洁)近年来,中国与非洲持续深化贸易合作,进出口规模快速提升。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2023年,中非贸易规 ...[详细]
  • 俄能源部长:俄罗斯今年电力出口量会低于去年

    俄能源部长:俄罗斯今年电力出口量会低于去年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10日电 俄罗斯能源部长舒利吉诺夫在东方经济论坛期间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罗斯2023年的电力出口量会低于2022年;受对华出口减少影响,今年年初以来俄电力出口 ...[详细]
  • 德国启建最大海上风电项目

    德国启建最大海上风电项目 近日,EnBW公司成功启动德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北海He Dreiht项目。该项目计划安装风力涡轮机共计64台,总装机容量将达到960兆瓦,足以满足110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回溯至2017年, ...[详细]
  • 非洲能源供应有望跃向可再生能源

    非洲能源供应有望跃向可再生能源 非洲正面临能源供应的巨大挑战,这源于其迅速增长的人口和相对落后的电网基础设施。然而,考虑到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的压力,非洲无法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幸运的是,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能源资源,这 ...[详细]
  • 2024年巴黎奥运会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亮点!

    2024年巴黎奥运会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亮点! 据权威媒体透露,液化空气公司业已完成了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所需的加氢站的建设与部署工作,此举标志着奥运加氢站已全新亮相。作为该届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液化空气不仅负责了加氢站的设计,更承担了其安装任务 ...[详细]
  •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预计冬季结束前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预计冬季结束前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当地时间1月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冬天将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的状况。穆勒透露,德国眼下有足够的天然气储备,在冬季结束之后,预计还将剩余50%左右的天然气储备,现 ...[详细]
  • ST张家界“戴帽”开盘跌停!2024年再亏5.82亿元,年报不再公布大庸古城购票人数|财报异动透视镜

    ST张家界“戴帽”开盘跌停!2024年再亏5.82亿元,年报不再公布大庸古城购票人数|财报异动透视镜 摘要:截至2024年,公司已连续五年亏损。一直以来,大庸古城都是ST张家界的亏损主因。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整体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大庸古城项目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导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4. ...[详细]
热点阅读